宣教均平原則的可能性

                 宣教均平原則的可能性 

                             潘秋郎

         自從1970年代開始,台灣教會界發起一波波的教會增長運動,引進許多模式,諸如:禱告山(禁食禱告運動)、韓國純福音中央教會模式、美國十大創新增長模式、敬拜讚美運動、聖靈更新運動、公元2000福音運動、內在醫治、醫治釋放、小組教會、國度轉化運動等等,成效如何呢?有教會媒體報導,說是教會很奮興,台灣大型教會(信徒人數超過1000人)已達50所以上,台灣教會正快速增長,教育、媒體、政治各山頭也逐漸轉化等等,那真的感謝上帝,問題是,事實到底如何呢?

瞭解台灣教會現況

       若只注意這些都會中的亮點,容易誤判台灣教會整體的現況,若將眼光放到整個台灣教會發展的長期趨勢來看,會有不同印象。先來看看幾個統計數字:

1. 中華基督教協進會的教勢報告:

1989     2.25%,        1991    2.41%,        1993    3.03%,       1995    2.87%,

1997     3.08%,        1999    3.19%,        2001    3.35%,       2005    3.27%,

2007     3.93%,        2009    4.85%,        2011    5.21%,       2013    5.61%

2.2010-10-13 /台灣國度復興報 記者羅惠芝的報導:

       由領袖發展協會委託政大選舉研究中心進行的《2010台灣基督信仰民意調查報告》顯示,表明自己「信耶穌」的人,高達10.4%;其中篤信基督教者佔5.3%,天主教為1.3%,其落差的3.8%人口,可謂「隱性基督徒」,值得關注。該調查顯示,教會活動吸引「女性多於男性」;愈年輕,對教會感覺愈好、愈容易信主;非信徒不喜歡教會的原因是「教條規範、一直傳教和逼人信教」、非信徒男性 希望教會能提供「理財課程」,女非信徒則希望教會有「親子關係」服務等。以上這些數據結果,提供了教會牧者更廣泛具體的牧養方向,不必再瞎子摸象。調查報告在信耶穌的人中,女性比率(10.9%)高於男性(9.9%),亦顯示教育程度愈高,信主比率愈高,小學及以下為8.5%,大學及以上為13%。職業別中,以軍公教人員信耶穌比率最高(13.8%),學生居次(12.8%),農林漁牧最低(5.4%)。

3.以中華21世紀智庫協會在2012年電話調查為例:

      在以受訪者的自覺為認定標準這樣寬鬆的條件下,台灣基督徒人數佔總人口比例為4.7%,天主教0.6%。另外有些資訊值得玩味:「全國隨機抽樣的1,625名受訪者中,「相信耶穌」達23.2%,各種宗教的受訪者中都有人「相信耶穌」。有18.3%「相信耶穌是神」,且各種宗教的受訪者中,都有人「相信耶穌是神」。

4.中央研究院長年進行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以面對面訪談所得數據,台灣基督徒佔總人口比率是:

     3.62%(1998),    3.92%(1999),    3.74%(2000),    4.26%(2001),    4.03%(2002),

     4.32%(2003),    3.33%(2004),    3.61%(2005),    4.07%(2006),    3.96%(2007),

     3.90%(2009),    3.95%(2010),    4.91%(2011),    3.97%(2012)。

平均值是3.97%!   還有一個數字我們需要知道:1965時大約5%。(瞿海源教授的研究)

解讀統計數字

       社會調查的方法,會直接影響結果;譬如,以電話調查、問卷或面對面訪談,結果會不一樣;問題的問法,誰來問….也都有影響,都會產生誤差,所以需要先知道誤差成因、誤差多大,解釋統計數字的時候要還原,才能以較為準確的方式瞭解真相。上述調查中,「基督徒」與「信耶穌」比例差距懸殊,根本原因就是「問錯問題」:在台灣問人家是否「信耶穌」,意義不明確,因為一貫道的也會說他信耶穌。電話調查的精準度也遠不如面對面訪談。因此,中研院的資料最準確,也就是說,現實是很殘酷的,在台灣教會的版圖上,或許存在許多亮點,但是整體而言,亮點以外的面卻不太理想,整體教勢恐怕還是萎縮的。

診斷台灣教會教勢

       有道是歷史事件無法複製----成功的原因找不到,但是可以找到失敗的原因。台灣眾教會努力了三四、十年,為何未達期望?底下有幾項觀察:

1.史文森之「補網」研究1970-80台灣教會的狀況:1971失去聯合國席次,1979台美斷交,社會不安心理籠罩,往外移民人口中基督徒佔四分之一,基督徒佔當時總人口比例約3~5%。也就是說,基督徒往外移民的比例大約是非基督徒的6~8倍。1990年代之後未見相關研究。移民產生一個正面的「副作用」,就是開辦了許多海外華人教會。所以,認真說起來也不算是什麼壞事。

2.離教者:每年都有不少人受洗加入教會,然而長期下來,基督徒總數卻未見大幅增加,可見有許多離教者。那些原本加入、之後離開教會的,原因是什麼?人數有多少?目前未見相關研究。

3.馬蓋文的[教會增長原理]與[同質團體原則], 這些宣教策略/原則,都基於當時代某些社會科學知識,包括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學等等。不幸的是,卻是過時的、或不合文化情境的社會科學知識(c.f. Michael A. Rynkiewich, “A New Heaven and a New Earth? The Future of Missiological Anthropology,” in Paradigm Shifts in Christian Witness. Orbis, 2008)

4.如果再把台灣超大型教會(信徒人數超過1000人)已達50所以上,資源集中之後,少數教會更有能力辦媒體、研討會來推廣其理念、主導台灣基督教言論,台灣教會在M化情況是蠻嚴重的。

對這現象有二點省思:

第一,從台灣的快速都市化現象說起:1950年代台灣人口90%是農村人口,到了1990年代,數字整個倒過來,90%是都市人口,僅僅在一個世代之間就發生了。當整個台灣快速都市化,國家軟硬體建設的經費大量投入都會區,尤其是大台北(高鐵、高速高路、都會捷運、高中大學教育機會、服務業以及商業活動等等),造成工作機會與收入的城鄉差距,吸引鄉村人口移民大都會,中南部移居大台北,造就大台北的榮景。新興都會地區的教會也容易吸引到人,也是同樣的原因。位居大都會區的教會因此撿了許多「大水柴」。所以都市教會之奮興現象,產生許多「亮點」,其實社會力要佔一大部分原因。

第二,信徒因為在都會區上班,尋找收入較高的工作,久而久之大多數成了社會學上的「都市中產階層」,影響所及,都市教會的信息、組織與聚會型態也針對都會中產階級的口味與需要,導致教會裡同質性很高,文化、社群的「同溫層」現象也在教會裡出現。那些缺乏社會政經資源、文化資本的都會區中下階層未得之民,以及地理距離都遙遠的「偏鄉」教會往往落在基督徒視野之外。

整體而言,從策略運用的角度來看,基於錯誤的社會科學知識、對台灣現況的判讀不精準,這樣情況下所制訂的宣教策略、資源分配,當然就沒打到要點。

反省宣教使命

       馬太5:13-16論到天國子民與世界的關係,耶穌用了隱喻性說法:鹽與光,來描述門徒群體的地位與功能。鹽用來防腐與調味,所以,教會所在之地,必然會改變當地人的言語、態度、行為。當世界變成索然無味,「無聊」成了最大的罪,所以「娛樂」事業發達,連科技產品也不只強化功能,還要強調「使用經驗」,(想想看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無時無刻都在「玩」的景況),教會--地上的鹽應能發揮調味功能,讓人嚐到人生還有滋味。

       基督的門徒,也是光。城在山上,不只是高度而可見,更是因城市的燈光,在夜間有照亮效果,而顯的矚目。當年耶路撒冷座落於山頭上,夜晚時,城裡的映出來的燈光,那點依稀微光,讓整個旅程大不相同,是路上旅客的指引。所以,城造在山上是隱藏不了的。

       他們是光、是鹽,已經是,一直都是;「是」,表明重點是身份範疇,關於他們是誰的問題。他們的「好行為」會光照周遭的人群。「光照」這個字的字面意義就是「啟蒙」。耶穌說到「好行為」:什麼是好行為呢?登山寶訓其他講論所說的一切:更高的義、認錯和解、憐憫、禱告、禁食、施捨等等,包括宗教行為與日常生活,都叫做「好行為」,也就是說,是基督徒整個良善的生活形態是一種展示,會幫助其他人明白上帝的愛與照管。

       結果是歸榮耀給上帝:「歸榮耀給上帝」這個詞彙的意義是指悔改與信服上帝,基督徒群體的生活形態帶著極為強烈的宣教果效,也就是說,整個基督徒的愛神愛人的生活,就是在宣教。正如聖經所說的,我們成了一台戲,演給世人和天使觀看,這場戲是實境秀,還不能預先排演、不能NG重來。

如何展示?

       個人方面,我們得忠於所託付的身份,好好的過上帝要我們過的生活。現代人的社會身份至少大約70-80種,比如說,一個人同時是父親、兒子、哥哥、弟弟、姊夫、連襟、老師、學生、牧師、顧客、乘客、學生家長、神學粉絲團團員、公共神學社團會員等等,同時,他也是基督徒父親、基督徒兒子….。基督徒身份滲透、顛覆了這些角色原本應符合的社會期待,將之轉化超越了。我需要「智慧」來活出這樣的身份。另外,人生有很多抉擇,會展現我們的價值觀與信仰,譬如,有些人因為忠於上帝的託付,搬到一個遙遠的國家去,結結巴巴的學說外國話,吃奇奇怪怪的食物,比如說:招待貴賓才有的新鮮昆蟲sashimi,不沾芥末醬。為了上帝的緣故,他們選擇了一個不太舒適的生活方式。這是宣教。另外有些人,也是為了忠於上帝的託付,留在偏鄉遠地,雖然其他地方有更多工作機會,而且,先知在本地本鄉往往不受歡迎,他們仍然長期守著這一切。另外還有些人,為了忠於上帝託付一生不斷的搬家,居無定所好像流浪漢一樣,這都值得我們尊敬與效法。

       或許有人會問:我只是個學生、上班族,平常忙得半死,賺錢餬口、養家,有經濟能力來支持教會事工,除此以外就只是件「世俗」的工作而已。弟兄姊妹啊,千萬不要這樣想。上班的意義,不只是讓我們有機會接觸到未信主的人這樣的工具性意義而已,基督教觀點認為工作是神聖的,所以工作的場域就是敬拜的聖所,職場工作就是重要的事奉,是上帝特別賞賜的機會,得以在一個特殊情境、公共空間中見證基督,你的存在叫人不得不面對一件事實:這世界還有一種人,叫做基督徒,這世界還有一種人生觀,叫做為上帝而活。因此,每個人都會感受到「末日審判」的威脅:基督徒是光,照亮了黑暗,黑暗或許不來就光,然而,黑暗者抗拒光明的行動就因此審判了自己。基督徒上班,就好好的上班,但在某些極端狀況,要抗拒老闆,即使會失業去當流浪漢,因為「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工作其實是在從事「跨文化宣教」!職場上的挑戰,不比傳統類型的宣教士小,所以,也是這個緣故,基督徒每星期聚集,從教牧同工們得到支持與裝備,好得著各樣的智慧,然後差派分散出去,在六日之內從事他們的宣教事奉,期待把人完完全全的引到基督面前。

在哪裡演出?

       然而,不管在什麼地方生活都是一樣服事上帝?對,也不對。邊際效益不一樣。我們需要以更廣闊的眼光,來看待自身的生活方式,尤其要以文化地緣關係衡量我們的生活場域。基督徒生活於不同地點,其實對宣教長期的影響重大。

       比方說,台灣偏鄉與基層是堅固營壘,人心剛硬很難傳福音,好像鐵板一塊,為什麼呢?第一,這說法有些點真實,因為客庄、農漁村的社會結構,是親屬、鄰里、宗教多重系統複合在一起的「超穩定結構」,其中成員很難擺脫群體與意識型態的束縛,當中若有人探頭進教會來,好奇地想知道耶穌是誰,就會受到嚴厲地社會壓力與指責的。另一方面,因為許多的基督徒「鹽」,因政治社會力量從原本的居所被抽走、集中到都會區了,除了信徒人數減少,教會自立的能力與基督徒的見證都被抽離了原本的場域,失去了自立、自養、自傳的能力與資源。只靠短宣或經濟資助,無法彌補基層偏鄉教會因都市化而被削弱的見證品質。教會的宣教需要有人「一直在場」。

       教會宛如地方劇場,要忠心運用上帝所託付的資源、有智慧地分配,作良善的好管家,以此展示福音的大能。

均平原則

       個人建議:當今教會需要逆向操作、對抗這世界的潮流,實施「宣教的均平原則」:位於都會區的教會,長期有計畫地將經濟資源、人力、智慧知識,轉運到各流失地區的教會去,以期讓多的沒有餘、少的也沒有缺。短宣是好的,但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長期宣教者。都市教會可以、也應該扮演人才的培育與轉運站角色,有計畫的招募弟兄姊妹,加以訓練,然後差派至其他教會去。不只差派傳道人,還要差派「會友」!這是種新型態的差傳。現在台灣的景況需要新策略。過去我們曾經因為找工作而搬家,然後找教會。可不可能,我們先決定一個地方、一個教會,然後找工作,之後搬過去?已經退休的或經濟能自主的,沒有找工作的問題應該更容易。教會呢?是否可能每12~15個家庭支持一個家庭,贊助部分生活費,支持這個家庭實踐基督教版的「鮭魚返鄉/漂鳥計畫」往偏鄉去,透過在當地的生活、與人的互動,向人見證基督。「在場」,基督徒在那裡存在這件事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事奉,而二個教會之間也因此建立更緊密的福音伙伴關係,更深刻體現「聖徒相通」的真義。

       綜觀教會歷史,教會奮興與發展、宣教運動與基督徒移民運動是平行發展的,也就是說,移民運動帶動了教會的宣教,移民即是宣教。若上帝呼召你,移民到另一個城市,以成全上帝在你身上的恩典,你預備好了嗎?

寄居生涯

       希伯來書提到信仰的祖先時說: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這些人是至死有信心的人。他們並沒有領受到上帝所應許的;可是從遠處觀望,心裏歡喜,又承認他們在世上不過是異鄉人和旅客。

       人生本來就是個旅程,只是,若我們在一處定居太久了,容易誤以為已經到家。出埃及40章說到以色列人在曠野操練什麼樣的靈性生活:每逢雲彩從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起程前往;雲彩若不收上去,他們就不起程,直等到雲彩收上去。40年,他們學會了不擔心食物、敵人,不去想明天要繼續安營還是啟程,只要「專心仰望上帝」,他們進迦南定居之後,需要保有在曠野時操練出的靈性。歷世歷代的聖徒也是一樣:「這些人如同雲彩般的見證人圍繞著我們,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 因為 神給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同樣,當代基督徒也需要離開舒適圈,在自己的地方「流放」、成為跨文化的見證人。

       基層、偏鄉是抗拒福音的堅固營壘嗎?是的。但我們可以從海砂屋得啟發:這些房屋也是鋼筋水泥蓋的,原來也很堅固,但幾年之後逐漸崩解,因為混凝土裡有鹽分,而鹽具有進行性的侵蝕的能力,不斷地勢鋼筋鏽蝕膨脹,因此,只要一點點鹽,假以時日,就足以讓一大片鐵板鏽蝕。那麼,教會有計畫地輸送「精鍊過的鹽」進到這些營壘中,提高當地教會的鹹度,只要時間夠久,堅固營壘遲早會瓦解,因為基督的十字架,具有無堅不摧的影響力,陰間的門擋不住她的。

是你嗎?如果上帝呼召你到另一個劇場演出。

您的教會想要更有策略地投入宣教事業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