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福音異象

臺灣「基層福音事工」異象

杜林茜院長

臺灣社會的現象

       我看了一些報紙,也去查詢過,發現全臺灣的公、私立大專院校共有一百五十八間。大學的錄取率幾乎是100%,接近每一個報考大學的人都可以入學,甚至還有些科系招不到學生。其實臺灣的教育制度是把大專院校提升了,本來都是職業學校或工專,現在都提升為大學,其實素質仍屬基層,由於大學增加極多,似乎將來不再有基層。因為按照劉達芳博士說,典型的基層人就是低學歷、低收入、低社會地位。但是臺灣卻少了一低,好像變成中產階層,但事實卻不然。我再查資料發現,因為高等教育大量擴充名額,學生畢業後的就業率,與高技術人材有很大差距,所以出現「高學歷,高失業率」。因為高等教育的人力巿場競爭很激烈,而就業巿場,特別是一些領導階層的人數並不太多,以致出現學用不符、大才小用的現象。臺灣招聘垃圾車工人,曾試過有一百多人,甚至兩、三百人應徵。其中有大學畢業的,有碩士畢業的。一份基層工作,有很多人去競爭,儘管你是大學畢業生,但你的工作還是屬於基層。

        在臺灣還有一個現象,就是賭,全民皆賭。上星期,我們的樂透彩獎金是十二億臺幣,所以到全民皆賭,甚至行政院院長也「包牌」,就是為了中獎,花數百萬抽了整個牌的號碼。我看了一則新聞很有意思,有四十個人集資二十萬買彩券,只中了四百元獎金,平均每人十元。如果幾期獎金累積下來獎金高,那天許多人都會買很多,所以這也是很大的問題。臺灣叫這做「全民運動」。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外勞。我們昨天聽到像越南(Vietnam)、印尼(Indonesia)、菲律賓(Philippines)、泰國(Thailand),有很多外勞的問題,臺灣比較嚴重的外勞問題是外籍新娘。我看到一位從越南來的新娘,直接從越南的鄉下帶回來,男女雙方只見過一次面就訂婚,然後那個女孩就上飛機來臺灣。她的哥哥是在我們教會聚會,她下飛機就到了教會裡。她不會說華語,也不會英語,只會點頭、搖頭。由於她那天戴了很多的金項鍊、金鐲子,全身都披金掛銀。我就對她說:「在臺灣不要戴那麼多手飾上街。」她這個聽得懂,就點頭。後來他們回到南部,因為語言不通,也溝通不良產生許多問題,下一代的家庭教育將會帶來更大的衝激。許多基層百姓,在台灣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多半往外地找新娘,包括印尼、泰國,而中國大陸因語言相通就更多,臺灣現在常常討論外籍配偶的問題,因為外籍配偶會產生孩子的問題。甚至有人對我們說:「臺灣再下兩代大概沒有純種的臺灣人了。」

       這些問題在福音工場裡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例如,我在一個很小的地方植堂,那地區是一個基層地區,以前是礦工的社區,差不多有將近一萬人。我有一天走路,碰到一位越南新娘,便和她聊天。她說:「我們這裡有三十個越南新娘。」我嚇一跳。她說:「還會愈來愈多,因為她們會不斷介紹其他人嫁過來。」我說:「那麼小的一個地方,居然有三十個越南新娘。」政府因此需要開放小學,替他們辦識字班。有些教會也開辦識字班,幫助這些越南新娘。因為語言不通,令她們很痛苦,我們也很痛苦,因為不曉得怎樣和她們溝通。所以我們近來有一位老師就去越南拿一些越南文的單張,看能不能向她們傳福音。

 

臺灣教會的情況

       臺灣的教會最近有一個調查,顯示基督徒的比例在下降。我看到後很難過,我覺得臺灣的牧者非常樂於學習,如新加坡興起小組教會,臺灣的牧者就一大群,多次到新加坡的教會學習,最近又去韓國。而美國(U.S.A.)也有很多教會復興,如馬鞍峰教會(Saddleback Church)、布魯克林會幕教會(Brooklyn Tabernacle Church)或多倫多(Toronto)一些教會,臺灣的牧者都會組團出去學習,希望臺灣教會能夠復興,但是依我看,大部份臺灣教會都是中產階級的信徒,真正的未得之民在基層,如何贏得基層,教會復興才有希望。

       從大使命中心出版的《普世宣教手冊》,它分析韓國教會由過去到現在,進入韓國的宣教士約有四百位,韓國信主的比例是32%。而外國來臺灣宣教的宣教士差不多有一千位以上,但至今的信主比例卻是2.53%。我去年去美國的時候,和將做華福會總幹事的李秀全牧師交談,他說有一次講道的時候,突然想到:「其實真正來說,我們在大陸所做的福音工作幾乎都在基層。大多數信主的人也都在基層,如今大陸信主的比例幾近有5%。」他一想到臺灣信主的比例卻只有百份之二點多時,似乎臺灣比大陸更需要福音。這百份之二點多的信徒中,中產階級群體中大約十個人裡面有一個人信主,但是基層群體中只有千份之三的人信主,所以基層中的迷羊一千隻裡就有九百九十五到九百九十七隻不是在圈內的。由於臺灣的基層人士信主偏低,所以信主的比例就變成2.53%(去年還在2.6%,這是我們要警惕的)。李秀全牧師就對我說:「臺灣的基層福音工作很重要。」

       為甚麼到韓國的宣教士只有四百多位,如今信主比例卻有百份之三十多,而到過臺灣的宣教士有一千多位,目前信主的比例才百份之二點多?因為韓國教會注重基層福音工作,所以會有今天的成果。而臺灣教會多年來只在中產階級百姓中傳福音,久而久之,對基層福音工作顯得疏離或根本不知如何著手,反而讓民間宗教不斷的滲透影響進入基層,造成一般百姓把基督教看成是屬於中產階級的宗教。

       臺灣有很多特會,都是請外國的講員來負責,如美國、南美洲、非洲,內容幾乎都是強調權能佈道、醫治釋放。但是為甚麼沒有達到復興的果效?臺灣也蓋很多大教堂,教堂也是一家比一家大。剛剛廖啟發牧師在說新加坡貧富懸殊,臺灣也是貧富懸殊。我在教基層訓練課程時,曾有一位師母對我說,他們教會很窮,有人要來聚會,就打電話:「師母,我現在要去教會聚會,但是我沒有錢坐車。」師母就說:「好啦!你來,我付你車票錢。」第一個星期如此;第二個星期仍是如此,到了第三個星期師母向 神禱告說:「主啊!我們教會為甚麼那麼窮?」她就哭起來了。另外一個基層教會的師母卻說:「我們教會也很窮,但是我們的心靈很富裕。」她又接著說:「我們都很快樂。」我認同廖啟發牧師說大教會非常富裕,小教會則常常經費短缺,在做掙扎的工作。因為面對很多基層人士,要去供應他們的需要,還要更多的禱告、牧養,我覺得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臺灣的神學教育情況

       我想提一下臺灣的神學教育。神學教育愈來愈趨向高學位,所以很多神學院辦碩士班、博士班,一直往上辦各種的高級學位。學士科大概就會越來越少了,因為大學生愈來愈多,然後神學院比較趨向學術性,但做基層工作,以學術性來進行實在很不容易。你要找高學位來教導基層,彼此之間落差會很大。未來,臺灣的政府要把神學院,不管佛學院、神學院,就是一般宗教納入正規管理,以後臺灣的神學院由教育部的系統來管理。到時要被政府認可的神學院,會被要求佔用的土地有多少、圖書有多少、學校老師師資要求,甚至學生老師不可限定基督徒。那會使許多的小神學院沒有辦法存活,神學院要討論將來的因應措施是難以避免的。

 

臺灣的基層事工發展

       我覺得臺灣的基層福音機構都是資源少、人力少,所能顯出的成果也不大,所以必須整合。如果臺灣的基層事工只是各自為政,會連一點點的事情都做不來,所以必須整合資源,而且要結合各地區的基層機構。臺灣大約有二十多家基層福音機構,應該要產生共識,結合資源與力量,與有負擔的教會形成工作聯盟,未來在北、中、南、東區有聯絡站,或建立基層的網絡,然後加強訓練工作,造就大量委身於基層的同工或信徒,因為一般神學院訓練出來的工人不是為了基層,神學院的課程沒有為了訓練在基層中服事安排。所以我們要成立訓練事工,包括帶職的、全職的,學習後委身在各個基層群體裡面,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成立了「基層宣教訓練促進會」,把訓練的事工推展到教會、甚至神學院,最後就是推動基層群體歸主運動,因為基層人愛熱鬧,他看見人多,信心便大,亦容易信主。一點點的小事情,他大概不會太在意,但是你要造勢,好像臺灣競選總統般,那就很容易成功。所以,我認為基層的群體歸主運動必須要各方結合起來,要有共識,這是我們未來要做的事情,是一個使教會復興的願景。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